2021-07-09 / 3484
摆账网资讯播报:解决安居难、租金高 一线城市“十四五”多举措保障住房租赁发展当前,城市竞争很大程度是人才的竞争,甚至是人口的竞争,而对于房价高企的大城市而言,要想吸引和留住人口、人才,有必要给他们提供安居保障。
摆账网资讯播报:解决安居难、租金高 一线城市“十四五”多举措保障住房租赁发展
当前,城市竞争很大程度是人才的竞争,甚至是人口的竞争,而对于房价高企的大城市而言,要想吸引和留住人口、人才,有必要给他们提供安居保障。
近日,河北省各市公布了2021年市外民办高中招生计划。结果令人震惊。与往年相比,市外民办高中招生计划大幅减少。
以“超级中学”衡水为例。衡水有三所民办中学:衡水一中、衡水实验学校、衡水富阳中学。今年,衡水一中在石家庄只招收了60名学生,比2019年减少了202名,在保定只招收了10名学生,比2019年减少了220名。
民办高中拔尖招生将受到严格限制。河北省教育厅近日发布通知,要求最迟从2024年起,民办普通高中只允许在核定的名额招生。
“公办学校在民办学校举行跨区域招生,直接破坏了教育生态。今年高考,国内部分高校纷纷缩减了在河北省的招生计划。有人认为河北省的基础教育过于纠结,甚至对培养潜力产生怀疑。”河北某地级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记者发现,与2020年相比,山东大学、北航、中国农业大学等名校在河北省的招生计划大幅缩减。
如果失去跨区域拔尖招生的特殊待遇,衡水将无法垄断河北省清华北大的大部分指标,甚至从此“消失”?
跨区域招生60人上限
衡水是一所典型的以“名校”办民办学校,利用民办学校招生方便的超级中学。
公开数据显示,衡水作为一所公办学校,2019年招收了1700名新生,除了80名自主招生的特长生外,全部来自衡水主城区。而衡水一中是衡水学校举办的民办高中,2019年招生2667人,衡水市只有900人。
事实上,衡水与衡水一中共享教育资源。另外,衡水只举办衡水实验学校和阜阳中学。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衡水有214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占当年河北省北大、清华招生人数的66.7%。
但今年,情况发生了逆转。河北省教育厅6月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普通高中年度招生计划控制在2000人以内,2021年审批地以外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控制在学校总招生计划的30%以内,逐年递减。
通知还规定,最迟从2024年起,民办普通高中只允许在核定的名额招生。这个规定明显比《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严格。将于9月1日起施行的条例只规定,实施普通高中教育的民办学校主要在学校所在城市招生。
60人是今年民办高中跨区域招生的上限。果不其然,在石家庄市最近公布的民办高中招生计划中,衡水一中、衡水实验学校只招收了60名学生,阜阳中学只招收了35名学生。
邻省保定的招生计划大幅缩减。衡中系三所民办高中招生计划只有10所,但2019年保定市衡水一中招生计划仍为230所。
“今年是保定市首次设立市外民办高中招生计划。以前是没有的。”保定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就是说,过去本地学生的“外流”是“直接被其他地方的民办高中带走”,没有经过招生部门。
今年4月,一场保卫学生的战斗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据报道,保定市礼县400名初中状元被要求在当地两所高中就读。t后
保定大力控制民办高中跨区域招生。《关于进一步规范做好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从2022年起,市外民办普通高中停止在保定招生。
“河北省政策规定的时限最迟是2024年,保定市规定从2022年起与省政策接轨。”保定市教育局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至于为什么时间定在2022年,该人士表示,“这与保定高中学位供给有关,保定的高中足以满足当地学生的需求”。
破坏区域教育生态
长期以来,衡水的高强度学习和拔尖招生成就了高考成绩的神话,但争议一直存在。
2017年,衡水一中平湖学校在浙江嘉兴平湖市正式揭牌成立。为吸引优质生源,衡水一中平湖学校推出了丰厚的优秀学生奖励制度:高中毕业通过清华、北大的学生,每人一次性奖励50万元。
然而,当年4月8日,时任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的方红峰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直言:“衡水是应试教育的典型,眼里只有分数,没有人。这与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他们觉得先进,我们觉得落后,浙江不需要。”
同样在2017年,跨地区招生也是
一位知名教育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衡水中学曾邀请他去参观考察,这名专家希望衡水中学公布每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中有多少来自衡水市以外的地区,此后邀请不了了之。
在2020年10月22日举行的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提出,切实解决好“超级中学”、民办高中跨区域掐尖招生破坏区域教育生态问题。
河北省教育厅6月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省内多地陆续印发文件,对市域外民办高中招生作出了严格限制。
梳理这些文件,可以发现如下一些共同点:
市域外民办高中招生工作由所在市教育局统筹管理,特别是由当地教育局核定招生计划,未经当地教育局确认的招生计划无效;
要求市域内、市域外高中实行同步招生,任何学校不得通过任何形式的提前摸底、意向登记、预约等方式争抢生源,自行招生;
已被当地高中录取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且未向录取学校书面说明原因的,视为放弃入学机会,其他任何高中不得录取并为其办理学籍注册手续。
还有的城市制定了更具体、个性化政策。比如承德市规定,严禁市外普通高中之间借对方名义混合招生、招生后违规办理转学。
为了应对掐尖招生,廊坊市“放了大招”。该市规定,市域外民办高中招生实行摇号录取,而不是按照成绩高低排名。录取时,逐校对报考该校的考生进行现场摇号,随机产生录取结果。
上述河北某地级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当地认为衡水系民办高中从两方面破坏了教育生态。公办高中的学费低廉,但民办高中学费动辄上万元,加重了学生负担。
更重要的是,“这些民办学校如果招的是中考成绩倒数的学生,能培养他们考进清华、北大,那就算这些学校有本事,但事实是它们在掐尖招生,这些尖子生在哪里都可以考得好。”他说。
公参民办学校争议
尽管跨区域招生即将被堵死,但衡水中学仍有渠道继续掐尖招生。
其中一个渠道是竞赛生。近日,在第37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衡水中学信息奥赛有7人进入河北省队。其中1名金奖得主今年被保送北大,另外6人被清华、北大强基计划录取。
衡水中学官方微信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衡水中学在五大学科竞赛中共获得120枚奖牌,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另一个渠道是面向全国招收复读生。近日,衡水第一中学已经完成了2022届高考复读生的第一批次招生。招生简章规定,2021年高考理科638分及以上、文科620分及以上的学生可以随报随录。2022年高考考入清华、北大,还将全额退还学费。
一名高考补习学校的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高考复读生没有学籍,以社会考生身份报名参加高考,因此民办学校招收复读生不受高中招生政策限制。
官方信息显示,衡水第一中学2019年的复读班共22个。以每班30人计算也有660人。
类似衡水第一中学这种由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一直以来存在较大争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阎凤桥近日撰文指出,随着民办教育的发展和壮大,民办教育的质量在某些学段和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公办教育,形成了相对优势。
在高中阶段,有些民办学校采取非常规手段,用高价购买高分复读生的办法,提高自身的升学率,或者采取不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办法,通过减少休息时间来延长学习时间,用伤害学生身体作为代价来换取考试高分。
如今的衡水中学,及其举办的三所民办中学都极为低调,官方网站上的学校简历里,公布的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人数都还是2010年以前的数据。
(实习生曹宵潇对本文亦有贡献)
(摆账网资讯播报)三年后“衡水学派”的神话破灭了?河北民办高中招生受严格监管
2021-07-09 / 3484
近日,河北省各市公布了2021年市外民办高中招生计划。结果令人震惊。与往年相比,市外民办高中招生计划大幅减少。
以“超级中学”衡水为例。衡水有三所民办中学:衡水一中、衡水实验学校、衡水富阳中学。今年,衡水一中在石家庄只招收了60名学生,比2019年减少了202名,在保定只招收了10名学生,比2019年减少了220名。
民办高中拔尖招生将受到严格限制。河北省教育厅近日发布通知,要求最迟从2024年起,民办普通高中只允许在核定的名额招生。
“公办学校在民办学校举行跨区域招生,直接破坏了教育生态。今年高考,国内部分高校纷纷缩减了在河北省的招生计划。有人认为河北省的基础教育过于纠结,甚至对培养潜力产生怀疑。”河北某地级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记者发现,与2020年相比,山东大学、北航、中国农业大学等名校在河北省的招生计划大幅缩减。
如果失去跨区域拔尖招生的特殊待遇,衡水将无法垄断河北省清华北大的大部分指标,甚至从此“消失”?
跨区域招生60人上限
衡水是一所典型的以“名校”办民办学校,利用民办学校招生方便的超级中学。
公开数据显示,衡水作为一所公办学校,2019年招收了1700名新生,除了80名自主招生的特长生外,全部来自衡水主城区。而衡水一中是衡水学校举办的民办高中,2019年招生2667人,衡水市只有900人。
事实上,衡水与衡水一中共享教育资源。另外,衡水只举办衡水实验学校和阜阳中学。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衡水有214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占当年河北省北大、清华招生人数的66.7%。
但今年,情况发生了逆转。河北省教育厅6月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普通高中年度招生计划控制在2000人以内,2021年审批地以外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控制在学校总招生计划的30%以内,逐年递减。
通知还规定,最迟从2024年起,民办普通高中只允许在核定的名额招生。这个规定明显比《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严格。将于9月1日起施行的条例只规定,实施普通高中教育的民办学校主要在学校所在城市招生。
60人是今年民办高中跨区域招生的上限。果不其然,在石家庄市最近公布的民办高中招生计划中,衡水一中、衡水实验学校只招收了60名学生,阜阳中学只招收了35名学生。
邻省保定的招生计划大幅缩减。衡中系三所民办高中招生计划只有10所,但2019年保定市衡水一中招生计划仍为230所。
“今年是保定市首次设立市外民办高中招生计划。以前是没有的。”保定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就是说,过去本地学生的“外流”是“直接被其他地方的民办高中带走”,没有经过招生部门。
今年4月,一场保卫学生的战斗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据报道,保定市礼县400名初中状元被要求在当地两所高中就读。t后
保定大力控制民办高中跨区域招生。《关于进一步规范做好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从2022年起,市外民办普通高中停止在保定招生。
“河北省政策规定的时限最迟是2024年,保定市规定从2022年起与省政策接轨。”保定市教育局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至于为什么时间定在2022年,该人士表示,“这与保定高中学位供给有关,保定的高中足以满足当地学生的需求”。
破坏区域教育生态
长期以来,衡水的高强度学习和拔尖招生成就了高考成绩的神话,但争议一直存在。
2017年,衡水一中平湖学校在浙江嘉兴平湖市正式揭牌成立。为吸引优质生源,衡水一中平湖学校推出了丰厚的优秀学生奖励制度:高中毕业通过清华、北大的学生,每人一次性奖励50万元。
然而,当年4月8日,时任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的方红峰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直言:“衡水是应试教育的典型,眼里只有分数,没有人。这与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他们觉得先进,我们觉得落后,浙江不需要。”
同样在2017年,跨地区招生也是
引起了衡水邻市的反弹。2017年7月24日,邯郸市教育局发布公告,取消衡水第一中学等10所衡水民办中学在内的16所民办中学在邯郸市三年内的招生资格。公告称“以上学校违规招收的学生我市不予认可,一律不予办理学籍档案转移手续”。一位知名教育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衡水中学曾邀请他去参观考察,这名专家希望衡水中学公布每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中有多少来自衡水市以外的地区,此后邀请不了了之。
在2020年10月22日举行的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提出,切实解决好“超级中学”、民办高中跨区域掐尖招生破坏区域教育生态问题。
河北省教育厅6月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省内多地陆续印发文件,对市域外民办高中招生作出了严格限制。
梳理这些文件,可以发现如下一些共同点:
市域外民办高中招生工作由所在市教育局统筹管理,特别是由当地教育局核定招生计划,未经当地教育局确认的招生计划无效;
要求市域内、市域外高中实行同步招生,任何学校不得通过任何形式的提前摸底、意向登记、预约等方式争抢生源,自行招生;
已被当地高中录取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且未向录取学校书面说明原因的,视为放弃入学机会,其他任何高中不得录取并为其办理学籍注册手续。
还有的城市制定了更具体、个性化政策。比如承德市规定,严禁市外普通高中之间借对方名义混合招生、招生后违规办理转学。
为了应对掐尖招生,廊坊市“放了大招”。该市规定,市域外民办高中招生实行摇号录取,而不是按照成绩高低排名。录取时,逐校对报考该校的考生进行现场摇号,随机产生录取结果。
上述河北某地级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当地认为衡水系民办高中从两方面破坏了教育生态。公办高中的学费低廉,但民办高中学费动辄上万元,加重了学生负担。
更重要的是,“这些民办学校如果招的是中考成绩倒数的学生,能培养他们考进清华、北大,那就算这些学校有本事,但事实是它们在掐尖招生,这些尖子生在哪里都可以考得好。”他说。
公参民办学校争议
尽管跨区域招生即将被堵死,但衡水中学仍有渠道继续掐尖招生。
其中一个渠道是竞赛生。近日,在第37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衡水中学信息奥赛有7人进入河北省队。其中1名金奖得主今年被保送北大,另外6人被清华、北大强基计划录取。
衡水中学官方微信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衡水中学在五大学科竞赛中共获得120枚奖牌,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另一个渠道是面向全国招收复读生。近日,衡水第一中学已经完成了2022届高考复读生的第一批次招生。招生简章规定,2021年高考理科638分及以上、文科620分及以上的学生可以随报随录。2022年高考考入清华、北大,还将全额退还学费。
一名高考补习学校的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高考复读生没有学籍,以社会考生身份报名参加高考,因此民办学校招收复读生不受高中招生政策限制。
官方信息显示,衡水第一中学2019年的复读班共22个。以每班30人计算也有660人。
类似衡水第一中学这种由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一直以来存在较大争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阎凤桥近日撰文指出,随着民办教育的发展和壮大,民办教育的质量在某些学段和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公办教育,形成了相对优势。
在高中阶段,有些民办学校采取非常规手段,用高价购买高分复读生的办法,提高自身的升学率,或者采取不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办法,通过减少休息时间来延长学习时间,用伤害学生身体作为代价来换取考试高分。
如今的衡水中学,及其举办的三所民办中学都极为低调,官方网站上的学校简历里,公布的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人数都还是2010年以前的数据。
(实习生曹宵潇对本文亦有贡献)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