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0 / 3495
摆账网资讯播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落幕 26个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群项目签约上海将聚焦12个专项行动、形成40项重点任务,包括硬核新技术、在线新经济、制造新模式等“十个新”领域。
摆账网资讯播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落幕 26个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群项目签约
上海将聚焦12个专项行动、形成40项重点任务,包括硬核新技术、在线新经济、制造新模式等“十个新”领域。
上海初步形成数据交易生态
“从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数据共享、发展开放、数据所有权、公共数据赋能和社会数据交易等方面来看,目前数据交易并不规范,存在一些灰色交易甚至黑色交易。”上海市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岱在论坛上说。
在刘岱看来,数据只有流动才能产生价值,交易是数据流动的必要条件;如果数据需要流动,就必须有事务。交易是流动的本质。“公共数据的原始数据不适合交易,但处理后的公共数据场景和服务应该进行交易。数据交易系统的设计应着重解决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性问题。”
据报道,上海有在浦东探索数据交换的想法。“上海已经有了数据交易中心,数据交换是数据行业下一阶段大家关注的焦点。”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颖透露,上海正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完善多层次数据交易流通机制。目前已初步形成完善的数据交易生态,建立了以上海静安大数据产业基地、杨浦云基地为代表的产业格局,培育了1000多家大数据核心企业,产业规模达2300亿。与此同时,数据要素流通市场日益繁荣。自2016年以来,上海成立了数据交易中心,为市场提供了400多项商业数据。去年数据流通总量达到300亿,日流量峰值达到1亿。
“未来,上海将继续打造‘国际数字之都’,以高质量、开放的公共数据打造上海品牌,全面打造城市数字基地,以数据流激活物质流、技术流、资金流,打造高水平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不断提升城市数据水平,构建高水平、便捷的数据流通体系,提升数据要素全球配置能力。”布林顿说。
为加强法律保障,上海市人大、市政府办公厅、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正在推进《上海市数据条例》起草工作。刘岱指出,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构建“五位一体”的数据要素体系,上海将力争在今年内正式发布上海数据条例。
专家建议培育数据交易三级市场
本次论坛上,由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与13家省市数据交易机构成立的全国数据交易联盟正式揭牌。未来,联盟将形成长期合作交流机制,探索数据交易3.0新模式,共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上海数据交易中心CEO唐奇峰代表联盟解读《数据交易上海倡议》,倡导全国数据交易机构:创新模式,推动数据交易流通更广更深,继续深化确认、登记、清算等创新实践,更好激活数据要素。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谋求共同发展,推动新技术在数据交易和流通中的应用,增加数据供给,不断提升数据要素配置水平,打造中国数字市场化运营范式;构建新生态,推动完善数据流通交易体系,持续拓展数据经纪、审计、资产评估等多元主体,谋划新业态、塑造新职业。
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还与生态伙伴合作建立了数据要素智能合约联合创新体,保障数据要素的可信流通和交易。智能合同是一种旨在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
“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思路是打造一个双链第三市场的图书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副总经理陆志鹏说:“一库即数据资源库。并非所有数据都可以公开。不能公开的数据应该存储在数据资源库中;双链是指将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处理成数据元素,再通过数据元素赋能数据产品,实现数据资产链和数据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三级市场是希望规范一级市场数据资源市场、二级市场数据成分市场或要素市场、三级市场数据未来形成的产品市场。”
上海探索建立数据交换,并努力在年内引入数据法规(摆账网资讯播报)
2021-07-10 / 3495
上海初步形成数据交易生态
“从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数据共享、发展开放、数据所有权、公共数据赋能和社会数据交易等方面来看,目前数据交易并不规范,存在一些灰色交易甚至黑色交易。”上海市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岱在论坛上说。
在刘岱看来,数据只有流动才能产生价值,交易是数据流动的必要条件;如果数据需要流动,就必须有事务。交易是流动的本质。“公共数据的原始数据不适合交易,但处理后的公共数据场景和服务应该进行交易。数据交易系统的设计应着重解决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性问题。”
据报道,上海有在浦东探索数据交换的想法。“上海已经有了数据交易中心,数据交换是数据行业下一阶段大家关注的焦点。”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颖透露,上海正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完善多层次数据交易流通机制。目前已初步形成完善的数据交易生态,建立了以上海静安大数据产业基地、杨浦云基地为代表的产业格局,培育了1000多家大数据核心企业,产业规模达2300亿。与此同时,数据要素流通市场日益繁荣。自2016年以来,上海成立了数据交易中心,为市场提供了400多项商业数据。去年数据流通总量达到300亿,日流量峰值达到1亿。
“未来,上海将继续打造‘国际数字之都’,以高质量、开放的公共数据打造上海品牌,全面打造城市数字基地,以数据流激活物质流、技术流、资金流,打造高水平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不断提升城市数据水平,构建高水平、便捷的数据流通体系,提升数据要素全球配置能力。”布林顿说。
为加强法律保障,上海市人大、市政府办公厅、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正在推进《上海市数据条例》起草工作。刘岱指出,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构建“五位一体”的数据要素体系,上海将力争在今年内正式发布上海数据条例。
专家建议培育数据交易三级市场
本次论坛上,由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与13家省市数据交易机构成立的全国数据交易联盟正式揭牌。未来,联盟将形成长期合作交流机制,探索数据交易3.0新模式,共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上海数据交易中心CEO唐奇峰代表联盟解读《数据交易上海倡议》,倡导全国数据交易机构:创新模式,推动数据交易流通更广更深,继续深化确认、登记、清算等创新实践,更好激活数据要素。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谋求共同发展,推动新技术在数据交易和流通中的应用,增加数据供给,不断提升数据要素配置水平,打造中国数字市场化运营范式;构建新生态,推动完善数据流通交易体系,持续拓展数据经纪、审计、资产评估等多元主体,谋划新业态、塑造新职业。
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还与生态伙伴合作建立了数据要素智能合约联合创新体,保障数据要素的可信流通和交易。智能合同是一种旨在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
“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思路是打造一个双链第三市场的图书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副总经理陆志鹏说:“一库即数据资源库。并非所有数据都可以公开。不能公开的数据应该存储在数据资源库中;双链是指将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处理成数据元素,再通过数据元素赋能数据产品,实现数据资产链和数据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三级市场是希望规范一级市场数据资源市场、二级市场数据成分市场或要素市场、三级市场数据未来形成的产品市场。”
推荐文章